吴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提案》(第124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安康三产融合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产业融合基本现状
产业融合是指在时间上相互交织、结构上处于不同层面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和知识业等产业,通过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形成的一种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我市把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集资源要素,推动政策落实,强化项目支撑,加强示范引导,初步涌现出一批产业融合新业态新载体和新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优先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聚焦打造富硒食品、生态旅游、新型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富硒食品、生态旅游、新型材料、交通装备、秦巴医药、消费电子、毛绒玩具、现代物流等8条重点产业链,制定完善“一图五清单”,落实“九个一”工作机制,打造专业细分和重度垂直的产业集群,加速构建具有安康特色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二是壮大发展绿色工业。深入实施绿色工业倍增计划,拓展延伸工业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六大绿色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80%,毛绒玩具产业具备整链生产能力,获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市。三是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坚持做优文旅康养、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电子商务、夜间经济、绿色金融等服务业,不断满足群众消费新需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全覆盖,4A级旅游景区达到15个。
二、产业融合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22年二产占比回落到三产以下,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5:37.7:47.3,工业化进程放缓。从产业转型看,国家和省上在安康布局重大企业、重大项目很少,自身缺少龙头型、引领性强的产业集群和大型企业,全市两千多家“五上”企业大多数为小微企业。
(二)产业融合度低。存在产业层次低、产业链“小散弱”、链条不完善、深度融合发展不够、龙头企业引领性不强等问题,链长工作机制亟待完善。产业集聚发展不足,对产业链的特性、形成机制认识不足、研究不深,产业调研梳理还不精细,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产业链发展政策。产业链招商还不精准,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力度不够。
(三)缺乏领军企业。对标全国全省及周边发达地区,我市产业规模不大、链条不长、层次不高,链主企业培育不足,龙头企业偏少,终端产品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弱,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足,辐射带动力不强。全市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链主企业贡献率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关于“精准分类施策”的建议。一是关于产业类型延链补链。我委会同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对8条市级重点产业链逐一完善了产业链工作方案,绘制了“一图五单”,基本摸清每条产业链全国头部企业、产品品牌、领军人物、薄弱环节、技术瓶颈等情况,加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二是关于遵循分工分业规律。全市目前正在聚焦产业链细分领域和重度垂直,突出加工制造业产业链,建立“主产业链+细分产业”高效协同发展机制。我委已经制定出台了全市重点产业链“九个一”工作机制,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协调高效,深耕产业链。三是关于充分整合要素资源。我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路径,坚持“一产奠基、二产支撑、三产引领”策略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协同发展,积极搭建开发区(园区)资源整合平台,集中资源要素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二)关于“积极试点探索”的建议。目前市级产业链各牵头部门均已组建工作专班,链长(副链长)牵头、部门配合、县(市、区)协同联动,正在积极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关于研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分离经营等事宜,我委将充分发挥市链长办牵头抓总作用,指导产业链牵头部门积极探索研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文旅广电局等部门在一二产融合端和二三产融合端探索组建独立财务核算公司,提升全产业链综合效益。
(三)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针对当前部分经营主体流动资金不足、销售渠道不畅、原材料缺乏、用工物流成本高等困难,我委将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常态化开展全市领导干部培育包抓遍访“五上”企业活动,用好亲商助企、领导包抓、定期调度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助企纾困活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健全市场主体问题办理协同联动解决机制,推动企业困难问题系统解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