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 正文内容

平利县:搬迁后半篇,安居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13 15:55作者:陈华琼 马逢燮
  “十三五”期间,平利县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481户37974人,建成搬迁安置点62个。乐业才能安居,在进入后续扶持新阶段,平利紧扣搬迁群众“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建设目标,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扩大就业,提升获得感
  四年前,袁因春带着希望搬进了平利县长安社区,她通过参加社区举办的电商培训,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山下机会多,自己做电商,卖茶叶、卖美妆,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不少。”袁因春说道。
  平利大力开展“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提质增效行动,统筹抓好产业、就业、创业工作。毗邻搬迁社区建设农业园区139个,稳定实现“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目标;新建标准化厂房5.9万平方米,兴办各类新社区工厂65家;构建陈家坝数字经济产业园、长安富硒食品产业园和老县新材料产业园三大创业平台,发展“归雁经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仲夏时节,广佛茶山的茶园里,上百名采茶工正忙着收获夏秋茶,这些工人都是经过广佛乡村建设公司专业培训后上岗的。
  “乡建公司搭建的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再也不担心找不到事情做,挣不到钱。”搬迁群众汪子芝说。
  为更好服务于农村产业用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平利积极探索创新,在各镇组建乡村建设服务公司,通过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公益性岗位兜底,为缺乏致富技能的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两年来,全县乡建公司采取以工代赈模式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300余个,总投资1.78亿元,带动用工近6000人次,发放劳务报酬3970余万元,实现盈利1500万元,村集体经济分红500万元,人均增收6000余元。
  加强治理,提升安全感
  “多亏有这个设备,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长安社区搬迁群众李胜兰说。2023年10月6日,李胜兰中午做完饭忘记关燃气开关了,燃气泄漏监测器感应到后自动拨打了绑定电话,很快社区网格长洪善楷赶到,将留守老人及单元所有住户转移到楼下安全区,避免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消除留守老人、独居孤寡老人、残疾人居住安全隐患,提升网格管理精细化服务水平,长安镇在搬迁集中安置点长安社区创新试点智慧安防建设,在有需求的住户家中安装了一氧化碳监测器、燃气泄漏监测器、烟雾报警监测器、一键紧急报警器等预警设备。当住户家中出现险情时,预警设备会通过物联网平台自动同步拨打社区网格员、网格长及所绑定亲属电话,便于他们在接到预警电话后第一时间予以处置。
  平利大力推进政治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社区基层治理体系,全县共单设社区党组织9个、融合挂靠设立群众自治组织53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在易地搬迁社区全覆盖。大力推进“321”基层治理模式,加快“治理+说理”中心建设,三级综治平台实体化运行达100%。
  优化服务,提升幸福感
  每个周的周三,是广佛寺社区集市开张的日子,也是最热闹的一天。许多居民将自家小菜园种植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出售。
  平利按照“试点示范、全面启动、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探索推进“六小”工程建设,打造了长安集镇、老县锦屏社区两个市级示范点,“六小”项目纳入巩固衔接项目库同步规划、同步推动,整合各类闲置资源、资金2173余万元用于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小超市62个、小库房24个、小餐桌24个、小课堂62个、小厅堂25个、小菜园26个,推行“6+X”公共、就业、文化服务拓展行动,切实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平利大力推进孝义善举培育工程,以孝义善举引领文明新风尚,让乡村文明新风泽润民心。关爱“一老一小”,依托“清单式”志愿服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基础设施、便民服务、文体娱乐方面,着力满足“一老一小”群体需求。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永远在路上,平利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以“乐业才能安居”为目标,深入推动搬迁群众全面融入社区生活,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责任编辑: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