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22〕21号),在全国200余个承担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地级市中,通过申报、推荐、审核、评价的程序,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的10个地级市,安康是陕西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市!
搬得出——挪出穷窝,住上新房子
搬入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的新家后,再到汛期,刘文波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老房子在滑坡带上,一遇上暴雨,镇村干部就要组织大家往安全地带跑。”坐在窗明几净的新家里,如今已是一名驾校教练的他忆起过往,感慨万千。
刘文波,一家5口人,原住池河镇合一村三组,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全家收入主要依靠种地和养猪。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13岁那年,刘文波就出门讨生活。哪一年下了煤窑,哪一年当上保安,哪一年在工地搬砖摔伤了肩......与贫困抗争的记忆刻骨铭心。一到雨季,他还得跋山涉水回家,守着太爷爷留下的老屋。易地搬迁让这些成为往事。2017年,刘文波一家告别深山,搬进120平方米的新居。通过当地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培训,刘文波当起了驾校教练,社区也为他的妻子介绍了工作,小儿子在家门口的小学读书,吃上了免费营养餐。新家的墙上,一幅“家和万事兴”的画卷,描绘出这一家人挥别贫困的心情......
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标,“十二五”以来,安康市累计搬迁群众26.73万户、93.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建成搬迁安置社区1364个。其中,“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0.54万户、33.52万人,占全省搬迁总人数的39.7%,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742个,集中安置率93.43%,城镇安置率71%。累计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84.36亿元,相当于全市近六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总和,在陕西乃至全国移民搬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十年搬迁安康完成了近百万人的大迁徙。
稳得住——家门口就业,过上好日子
家住旬阳市石门镇青蛇沟村的梁楚红,原住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土地条件差,严重制约着他们的生产生活,2016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他们响应政府号召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进了城关镇四海逸家社区,她和婆婆王观琴经过技术培训顺利在康之宁毛绒玩具厂上岗,她的丈夫通过签约派遣方式,在西安一建筑工地务工。现在,婆媳二人社区工厂务工的月收入达到6000多元,丈夫务工月收入超过3000元,两个孩子就近到县城的重点学校入学,他们一家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成为搬迁致富的先进典型。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是写好“后半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安康市把产业就业作为搬迁后续扶持的关键,探索推广“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发展模式,“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让群众乐业安居。据统计,安康建成新社区工厂1023家,其中搬迁安置区社区工厂580家,吸纳就业2万人,带动脱贫人口5455人。今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英国代表团队服就来自于搬迁社区工厂的“安康制造”。在易地搬迁安置区配套建成农业产业园区896个,吸纳就业2.9万人,实现了100户以上有条件的搬迁安置区农业产业园区全覆盖。安康让搬迁群众在“挪穷窝”时“斩穷根”,实现了致富有产业、就业有岗位、生存有门道、发展有空间,构建了稳定增收的产业就业体系。
市长王浩表示,力争到“十四五”末,新社区工厂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吸纳就业10万人,努力打造就地就近“幸福就业”的样板城市。
快融入——提供全优服务,收获幸福新生活
“买菜、买药,老人日间照料,不出社区,啥事都能办。我们跟城里人的生活没啥两样。告别了苦日子,剩下的都是幸福。”在汉阴县最大的移民安置社区紫云南郡居住的周红艳,一身翠绿色长裙正在社区广场翩翩起舞,周红艳今年58岁,几乎每天晚上,她和舞伴们跳舞都要跳到九点半。2018年,周红艳一家搬到了距汉阴县城不远的紫云南郡搬迁安置社区,住上了一套两室两厅的新楼房。当地政府还在社区给周红艳安排了公益岗位,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安居又乐业,周红艳又捡起了曾经的舞蹈梦。
涧池镇紫云南郡社区安置了全县10个镇易地搬迁群众692户2688人。为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生活,当地探索“138”后续扶持模式,通过建好一个支部,办好居委会、社区工厂、农业园区三大载体,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儿童托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等八大中心,解决好搬迁群众“后顾之忧”。同时,组织群众成立锣鼓队、秧歌队、舞蹈队等文化组织,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在凝聚人心的同时增添生活乐趣。
近年来,安康市从搬迁群众“最需”处入手,在“最急”上发力,构建起了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生活。面对群众搬迁后的生活习惯迥异,为尽快融入“城里人”的生活,还得为群众架起“引桥”。为此,安康市积极探索小超市、小库房、小餐厅、小菜园、小课堂、小厅堂“六小”建设,从“功能”出发,切实解决搬迁群众所需所盼。
能致富——实现“乐业安居”,打造“安康”样本
“我们通过引进新社区工厂、开展招工活动等方式,积极对接用工需求,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就近增收、就近致富。”锦屏社区党支部书记江慧丽说。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搬迁群众三三两两来到社区广场,唱歌跳舞、晨练散步……享受春日好时光。广场旁边的社区工厂里机器嗡嗡作响,生产线运转不停。
如今,锦屏社区利用闲置门面房和标准化厂房,先后引进电子元件、毛绒玩具、手套加工、鞋袜生产等新社区工厂4家,吸纳就业220余人,人均月收入达2500元。一业兴而百家富,有了稳定的工作,搬迁群众在这里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市委书记武文罡表示,要坚决守牢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充分运用“网格化+信息化”手段,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持续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搬出”是基础,“稳住”是根本,“融入”是关键,“致富”才是终极目标。近两年,安康持续发力抓示范、树典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连续两年在安康召开,市政府、白河县、岚皋县分别在相关全国性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安康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牵头编制的《省级地方标准》已4月19日正式发布,标志着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从“安康模式”升级为“省级标准”,在全省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