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 正文内容

岚皋县:脱贫攻坚项目争先

发布时间:2017-09-13 15:11作者:

  地处秦巴腹地的岚皋,属国定贫困县。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其主要致贫原因之一,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首要是补齐基础设施这块短板。一个贫困面高达30%、贫困村占6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不足亿元的山区贫困县,如何实现基础设施水、电、路、房“四达标”,卫生、教育、体育、文化广电和网络通讯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五补齐”到全省平均水平,岚皋县“四个一”的做法,从整合项目资金到产生聚合效应给出了答案。

  一、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岚皋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对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一次规划、统筹推进、全面实施,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所有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任务。截止7月底,共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53亿元,超出省上要求不低于0.8亿元的近一倍,加上部门捆绑和贷款资金共投入3.87亿元,涉及水电路讯等536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截至目前,65条村道完善工程形象进度超过75%;首批28个贫困村安全饮水项目全部开工,第二批28个贫困村8月初完成招投标工作,即将开工;2017年农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形象进度达55%以上;56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改造完成48个;2G、4G基站建设全面完成;44个村实现光缆入户;25个村级文化广场全部开工并完成进度60%以上;所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均可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

  这在涉农资金整合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现在既让所有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雨露均沾、面面俱到,又保证重点、统筹推进。蔺河镇新建村就是整合效应的一个缩影。

  新建村属库区移民村,全村767人居住在长达近10公里的一面坡上,有贫困户90户、251人,是全县唯一不通水泥路的村。眼瞅着河对面是车来车往的柏油马路,一桥之隔的他们走的是不足四米的土路,坑坑洼洼,根本没有车愿意跑。由于村集体没有收入,群众投资投劳意见不统一,错失了通村水泥路建设机遇。近几年镇村多头争取无果,县级部门也是爱莫能助,仅仅是移民局通过挤资金修修补补维持现状。能修通水泥路是全村人最迫切地愿望。涉农资金整合后这一愿望终于落地:县交通局争取8.5公里通村水泥路项目,不足部分由移民局和县上涉农整合资金解决。目前路基改造已完成形象进度的80%,整个工程有望在10月底竣工。

  那么是如何整合统筹,让有限的项目资金产生聚合效应呢?岚皋探索出了“四个一”的做法统筹推进。

  二、主要做法

  (一)一班人马主抓。脱贫攻坚人员保障是关键。岚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专门成立了“一个”涉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组建了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协调“两个”小组,设立了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环保“五个”保障脱贫组,形成了“一二五”有机一体的组织机构,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方式,抽调了一大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扎实、勇于担当”的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的强大项目资金工作团队,成为了脱贫中敢啃硬骨头、善打硬仗的攻坚队。

  (二)一个专账运行。脱贫攻坚涉农资金整合涉及56项、十几个部门的项目资金,如果没有好的机制运转,往往会出现整而不合,更不可能聚合扩效。岚皋县编制了涉农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编制了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设立了一个整合专户(专账),明确了整合资金封闭运行下达拨付流程,做到了应整尽整,确保专款专用、运转高效。所有脱贫基础设施项目在各镇、各部门认真填报,指挥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在3月初就将534个项目下达到各项目建设点。几个镇上领导坦言,在未整合前,个别部门到二季度项目计划都迟迟不能下达,留给我们建设的时间太紧张,有时候根本完不成任务。而现在不但项目计划下达快,按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拨付根本不用担心,按程序随到随办。而往年,项目竣工到年底了资金还往往无法兑现。

  (三)一个平台监管。为确保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岚皋县发改局开发了重点项目监管信息平台,对所有项目实现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或手机APP上传项目进展情况,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可随时通过手机APP掌握实时进度,了解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并做出批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速度。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了项目建设县级领导在线查询督办,项目监管部门实行在线管理,责任单位在线填报基础数据的目的。平台后台自动记录工作人员每一步工作痕迹,形成电子履职档案,便于监督管理和督查追责,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关干部职工责任感,转变工作作风,进而提高行政效能,强力促进重点项目工作落实,解决执行力的问题。

  (四)一套机制运转。好的工作成效必须配套好的运转机制。由发改局牵头的项目协调组出台六项制度加快推进全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汇报本行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相关重大问题。二是建立联络员制度。成立由各镇、各部门分管项目领导和一名懂项目的优秀干部组成的联络员队伍。协调组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传达政策、通报情况、总结经验、安排工作。达到既推进项目建设,又培养项目人才和后备干部的目的。三是建立信息周报送制度。各成员单位必须在每周五12:00前向协调组报送本周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四是建立季度督查检查制度。协调组经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同意后,每季度组织一次督查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五是建立半年点评制度。协调组每年组织召开一次点评会议,总结工作成效和不足,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六是实行年终考核制度。协调组依据各成员单位年终工作总结汇报,综合信息周报送、季度督察检查和半年点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打分,评分结果纳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对部门和各镇的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并占一定分值。

  三、几点启示

  (一)聚碎银办大事。岚皋县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脱贫攻坚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就是要破解各吹各的号。几年前,即使有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也达不到理想效果。一是涉农部门多,“撒胡椒面”式下达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不高;二是涉农资金专款专用,“买醋的钱不能用来买酱油”,不能集中资金办大事;三是少数涉农资金重复使用,一个项目几个部门分头申报,“既沾雨水的光又沾露水的好”。面对这种现象,岚皋县深刻领会落实上级要求,将中央20项、省级36项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破解了脱贫攻坚领域民生建设缺资金难题,扭转了涉农部门“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现象。

  (二)多渠引水一渠流。岚皋县统筹编制涉农项目,出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涉农部门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开展联合专项检查,纳入绩效管理考核范围,解决资金难调配、项目缺少规划问题。“多渠道”就是提前编制规划,科学论证审定后向各口上报争取项目资金。“放水”就是对中省市下达的财政涉农资金,由项目资金组统一调度捆绑使用。为脱贫攻坚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放大了杠杆效应。岚皋县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通过涉农项目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撬动金融扶贫贷款和民营投资,发挥了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和倍乘效益,整合使用财政涉农项目资金,政府职能得到优化,涉农部门实现合作共赢,涉农资金实现集中投入,实现了项目资金的高度统筹,提高了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加快了脱贫步伐,推动了美丽新岚皋建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