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 正文内容

乡村,因美丽而改变

发布时间:2015-11-06 04:08作者:

 “在这诗画般的山水田园风光中,品尝陕南特色美食,真是意犹未尽!”国庆期间,在汉滨区县河镇游玩的西安游客王女士说。

绿水青山相映、白墙黛瓦搭衬、通村公路串联、场院花妍木翠、田园赏心悦目。从2012年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始,历经3年多努力,享有“中国十大宜居小城”美誉的汉滨区,因青山绿水、生态宜居而迅速在三秦大地“走红”——不仅成为展示今日汉滨美丽乡村建设的“金名片”,还成为汉滨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

楼房、广场、公厕、篮球场、摄像头、垃圾箱、幼儿园、卫生室。走进恒河中游之滨的双溪镇缘溪家园社区,无数新生事物出现在居民眼前——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相融,不仅让昔日久居大山深处的村民住上了花园洋房,还享受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社区公共服务,使村民变成了市民。

四年前,晏坝镇的李佐金从山上搬到了镇中心社区,成了居民的他对生活的变迁很有感触:“以前总感觉咱农村没必要刻意讲究环境卫生,也没法讲究,而现在社区干净漂亮,大家就是往地上扔个烟头都不好意思,保持环境卫生、种花养草逐渐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

然而,真正让群众提升幸福感的,是美丽乡村改造提升带来的诸多变化——汉滨区通过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落实门前四包、绿化靓化工程和通村路、联户路硬化等措施,让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美丽乡村建设改变了农民落后的卫生观念,改出了农村群众的新生活、也让群众的钱袋慢慢鼓起来。

来到月河之畔的建民办事处忠诚村千亩设施蔬菜基地,一排排设施大棚内果蔬长势喜人、数十名工人正忙着采摘装箱……务工村民冯茂友乐呵呵地说:“一天大概能产1万公斤新鲜蔬菜,我们每天能挣100元!”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因交通条件和月河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靠着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梳理出“四风”突出问题,打响了对文风会风、公款吃喝、办公用房、推诿扯皮、庸懒散拖等19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攻坚战,从小处入手、从细节抓起,长期抓、经常抓,不开“天窗”、不留“暗门”。

该县先后出台了《白河县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七条规定》、《白河县明察暗访工作制度》、《关于规范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白河县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问责实施细则》、《白河县国家公职人员为政不为行为问责实施细则》等相关作风建设制度,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党员干部打牌赌博得到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奢靡之风有所收敛,公款大吃大喝、公车私用、公款送礼基本杜绝。促使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将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确保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实现了作风建设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健康有序的新局面。

据了解,截止9月,全县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92件,处置问题线索164件,转立案85件,结案62件,处理124人,收缴各类违纪资金53.16万元。实施诫勉谈话37人次,函询6人次,警示提醒11人次,给予党政纪处分70人,其中重处分5人,处分科级以上领导干部5人。

新风正气满山城

 “出访不迎送,视察不封路,吃饭不开小锅灶,带头不搞特殊化!不鸣笛,不扰民,时时处处为人民!…… ”在茅坪镇枣树社区群众自乐班的一场演出中,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编的快板《新风赞歌》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普遍欢迎。如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成为白河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思想决定行动,意识决定立场。白河县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思想引导、舆论支持和凝聚共识作用,以“清风白河”为主题,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引导群众自编自演廉政歌舞、廉政相声、廉政小品等廉政节目,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效提升了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处处都能让人感受到廉政文化的浸润,崇廉尚洁的文化氛围深入人心。

同时,针对作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该县纪委监察局还在全县创新开展了“明党纪、知法规”主题宣讲暨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中,分类分层分岗位开展教育,切实让广大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这次的宣讲对我个人心灵触动比较大,从一些身边的案例让我受到了教育,尤其是听到讲一名镇干部下村工作期间中午饮酒受到严肃处理,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思想上如果不重视,就会碰上纪律和规矩的‘高压线’。”在听完“明党纪、知法规”主题宣讲暨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后,城关镇综治办副主任李国兵深有感触。

目前,该县已组织廉政文艺演出达100余场次,播放廉政视频短片1700余场次,分层次分岗位开展“明党纪、知法规”主题宣讲20场次,30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教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