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障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近年来,汉阴县凝心聚力、科学谋划、主动作为,以维护粮食安全为己任,树牢八个意识,牢牢扛住粮食安全责任。
一是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构建粮食安全落实机制。以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为抓手,建立任务清单工作机制,县发改局全面统筹粮食安全工作,夯实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环保、市场监管等重点部门及各镇人民政府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召集联席会议,做到所有安排部署、有主体、有目标、有责任、有要求、有落实。
二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面做好粮油收购工作。每年的夏秋两季,按照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规定,县发改局组织指导农户科学储粮、适时售粮变现。在粮食收购中,及时指导协调企业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始终坚持按质论价收购粮食。同时,督促各收购企业加大收购力度,利用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农村粮食经纪人作用,采取上门服务,订单收购,委托收购等多种形式,敞开收购农民余粮。
三是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应急成品储备粮管理工作。及时充实县级应急储备规模,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按照当前人口结构,科学测算县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规模。截至目前,汉阴县应急成品粮油储备规模达到了975吨。在重大节日和疫情防控期间,密切关注粮食市场动态,通过多方位、多渠道对零售企业建立监测点,重点监测粮食购销价格、加工数量、销售数量、销售流向和粮食库存等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粮油市场信息。
四是牢固树立规范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出台了《汉阴县粮食应急预案》《汉阴县粮食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汉阴县粮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汉阴县粮食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粮油保供稳市工作方案》等长效监管机制。同时与各代储企业签订了《汉阴县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强日常检查,指导各代储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应急处置方案、值班值守制度等。
五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着力保证军粮供应工作。汉阴作为部队驻地,有责任有义务保障官兵粮油供应。按照国家军粮政策要求,明确采购质量、产品交接等具体要求和规定,所有军粮必须在定点企业采购入库;进一步完善出入库检验制度,严把进货质量关,从采购、调运、入库做到手续齐全;建立军粮保管、供应、出入库登记专用帐卡,完善产品交接手续,建立供应粮食质量档案,确保军粮供应质与量全面达标。
六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深入实施县域粮油产业化发展。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群的思路和主食产业化、小吃工业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建立富硒粮油和富硒食品产业体系。用好“汉阴大米”、双低油菜等富硒资源优势,推动富硒粮油加工向特色化、高端化发展。截至目前,汉阴县发展粮油初级加工、主食产业化、植酸IP6及其衍生物等特色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企业近20户。“蜡烛山”牌天然硒米、“秦康”牌生态香米、“大唐山花”牌菜籽油荣获“陕西好粮油”产品称号,其中“蜡烛山”牌天然硒米、“大唐山花”牌菜籽油获得“中国好粮油”产品称号。
七是牢固树立创优意识,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
切实加强中心粮库、质检中心、优质粮食工程等项目建设,抢抓机遇,创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建成了汉阴县生态富硒粮油展销中心,该中心被评为“陕西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紧紧围绕六大提升行动,积极申报了我县第二轮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2600万元。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群的思路和主食产业化、小吃工业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富硒粮油和富硒食品产业体系,全县发展粮油初级加工、主食产业化等特色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企业近20户。我县“蜡烛山”牌天然硒米、“秦康”牌生态香米、“大唐山花”牌菜籽油荣获“陕西好粮油”产品称号,其中“蜡烛山”牌天然硒米、“大唐山花”牌菜籽油获得“中国好粮油”产品称号。
八是牢固树立规划意识,深入谋划富硒粮油产业发展蓝图。在编制“十四五”规划中深入研究富硒粮油产业的远景规划。一方面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倾向、防止“非粮化”发展。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精细化管理,稳定提高粮食自给率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另一方面加强粮食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完善储备补偿机制,储粮于企,树立居安思危理念,藏粮于民。继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完善产后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粮油龙头企业,打造生态富硒粮油产品公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