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07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三月底至 四月中旬,市发改委就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预测,并深入县区进行了调查,同时邀请有关部门专家进行了座谈,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重点项目进展季度报表和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如下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基本实现首季开门红的目标。实现生产总值32.95亿元,同比增长10.2%,比上年同期快2个百分点,是“十五”以来一季度增长首次突破10%的时段。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5.76、9.03、18.16亿元,分别增长9.4%、12.0%、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9亿元,同比增长15.2%(统计口径为8.99亿元,增长15.69%);完成工业总产值13.27亿元,增长2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25亿元,增长17.4%;完成财政总收入3.81亿元,增长39.2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增长4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8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97元,增长18.6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2亿元,增长15%。
一、一季度全市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开局良好,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一手抓新农村建设,一手抓农业生产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各项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资储备供应充足,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进展。一季度农林牧渔业产值10.3亿元,增长9.5%,蔬菜生产和家禽、生猪养殖是一季度农业的支柱和亮点。
夏季粮油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全市小麦种植面积95.6万亩,油菜57万亩,蔬菜产量16.4万吨,增长18%。围绕“一村一品”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全面启动。畜牧业生产增势明显,肉类总产6.2万吨,增长11.4%;春蚕发种29万张,净增5万张。预计春茶产量4000吨,增长9%。落实烤烟面积13万亩。魔芋栽植10万亩。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龙头企业在粮油、畜牧、茧丝等领域加快成长。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通村公路、教育卫生建设顺利实施。 劳务经济拉动农民增收。全市一季度外出务工32.1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8.2万人,带动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97元,增长18.6%。
(二)工业经济增长加快,支柱产业主导作用明显。全市一季度实现工业增加值5.25亿元,同比增长17.4%;总产值13.27亿元,增长24.4%。销售产值12亿元,增长29%。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一是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和价格上涨为工业企业发展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矿产、电力、食品行业增势强劲。全市五大支柱工业完成产值11.5亿元, 增长32.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其中,矿产、电力、食品行业分别增长61.6%、19.5%和21.7%。 二是中省、县区属工业高速增长。中省属工业主要受安康供电局、旬阳卷烟厂、安康水电厂、石泉喜河水电厂增长拉动,完成总产值3.96亿元,增长22.4%。县区工业完成产值7.44亿元,增长53%。三是工业效益有所改善,规模工业扭亏增盈。规模工业利润由上年同期亏损2189万元提高到今年的盈利735万元。四是在扶持民营经济政策的作用下,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拥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1户,较去年净增28户,民营工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18%;实现利润3673万元、上缴税金2072万元,分别增长111%、66%。
(三)重点项目稳步启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在国家重点工程带动下,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增长15.2 %;预计元至4月完成投资15.5亿元,增长18.2%。其中公路交通、水利环保、科教文卫等薄弱环节投资得到加强。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启动。今年市上确定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在内的4大类25个重大项目,20个前期重大项目、35个县区产业项目和84个市级目标责任考核项目,召开了项目建设动员大会,明确了项目考核办法,制定了项目工作长效机制。一季度2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4亿元(其中:中省铁路复线和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1.8亿元),占年计划18%,增长91.3%。35个县区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占年计划21.5%。中省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安康至重庆、安康至武汉铁路复线、小康高速控制性工程进展加快,陕南绿色产业、江北新区开发、江南旧城改造、通村水泥路、电网建设、扶贫搬迁等一批项目启动实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形势喜人。十天高速安康段、毛坝至川陕界高速公路预可研通过评审,西康铁路增建二线通过评审上报国家发改委,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待国家发改委核准。争取国债项目力度加大,9条县乡油路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我市在第十一届“西洽会”上共签约合同项目34个,总投资16.07亿元,其中引进资金15.8亿元;旬阳4000吨水泥熟料、平利5000吨水泥生产线和平利龙洞河梯级电站开发等一批资源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的项目成功签约,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存贷差继续扩大。一季度实现财政总收入 3.8亿元,占预算26%,增长3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增长43%。财政支出5.09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西汉、小康高速等中省跨区域重点项目税收收入4586万元,增加249万元;二是规模工业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增长加快;三是加大了个人所得税征收。
金融运行平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8.95亿元,比年初增加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1.9亿元,较年初增加3.6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32.85亿元,净增加1840万元;工业贷款余额6.72亿元,比年初减少3.02亿元。存贷差继续扩大,由上年同期76.8亿元扩大到97 亿元。反映我市缺乏大的产业项目、好项目,银行资金沉淀或外流。
(五)消费市场活跃,旅游业发展来势喜人。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6亿元,增长15.7%。一是节日消费热潮有力推动了消费市场;二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拉动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三是旅游市场的升温带动了住宿餐饮业的持续发展。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达1.8亿元,增长18.7%。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51万人次,增长27%,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增长24%。
(六)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全部按时足额补偿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从4县扩展到10县区,参合总人数达到224万人,参合率达到90%。3.2万户防氟砷改灶、10.5万人农村安全饮水、中小学危改等一批工程正式启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8元,增长13.6 %。
一季度我市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成绩是显著的。但我市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11.1%、全省12.3%相比,分别低0.9、2.1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汉中53.9%、商洛98%相比,分别低42和86个百分点,形势不容乐观。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在工业发展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降耗要求,我市将有20余家小煤矿、小水泥厂、小冶炼厂等“五小”企业和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中小企业将面临关闭,遏制经济增长的后发效应将会显现。去年以来,国家先后4次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来控制信贷增长过快问题。安康市金融机构也紧缩了工业企业的信贷“闸门”,短期工业贷款较年初减少了3.02亿元,这使得工业企业流动资金更加紧张,运营更加困难,资金瓶颈更加突出。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自去年8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等5部委对1亿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进行清理,进一步加大土地调控力度,收紧土地“闸口”,严格市场准入,提高节能环保标准,项目核准前置条件多、程序繁杂,项目开工率降低,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欠平均进度13个百分点。在房地产业发展方面,银行收紧银根、控制信贷风险,以及土地政策的调整,使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资金运作方面不同程度地感到巨大压力,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9970万元,下降22.7%。
2、项目建设领域问题突出。一是项目建设资金到位差:总到位资金比上年同期下降8.3%,其中:银行贷款到位资金下降26.4%,而项目工程拖欠款同比上涨94.5%。二是受土地供应不足、资金缺口较大、项目审核前置条件增多等因素影响,新开工项目急剧减少,一季度新开工项目仅为94个,同比减少68个。三是重大支撑项目少,总投资在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锐减。四是中心城市建设土地供应滞后,今年计划北迁的新安职业学校、包茂高速管理处、地电大厦、中级人民法院等一批单位和企业选址久拖不定。五是项目建设环境仍然不佳,如工业园区、党校廉租房、广场大厦项目建设用电难,文化大厦、蚕种厂改造等项目土地、城建报建手续繁琐等。
3、工业生产欠帐较大,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缺乏对全局发展起决定和支撑作用的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二是融资难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企业流动资金和项目建设缺口达3亿元左右。三是企业欠产较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欠产2.98亿元。其中,水电企业受天旱影响,少发电近0.7亿度;宝业丝绸、宝业丝绢停产待料;民荣公司、秦东魔芋等一批企业原料严重不足,医药皂素市场低迷,产品售价下滑,部分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四是部分县区国企改革尚未全面验收,解除债务、转换机制、促进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建议今后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1、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安康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期,总体发展势头良好。首先要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想方设法破解资金等生产要素短缺的矛盾。继续加大研究和跟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搞好政策预警,做到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尽量拉长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二是要积极适应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有关政策,加大住房供给结构调整,保证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规范管理,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三是从具体工作入手,着力解决影响投资环境的突出问题,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创造突破发展的良好氛围。第四,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加大投资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领域的投资等。
2、继续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战略,确保全年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完成。按照“在建项目抓投产,签约项目抓开工,前期项目抓深度”的原则,狠抓建设进度、资金落实、项目管理、环境建设和项目储备,进一步细化任务,夯实责任,加强督办,及时通报,努力营造全局抓项目的良好氛围,促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通过策划、包装、论证,有效促进一批项目前期工作;抓住一批有影响的重点项目进行示范引导,推动项目建设加快进程形成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局面。一是加快25个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负责制和项目建设责任制,切实优化施工环境,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及时做好项目建设的土地供应、环评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形成更多的实物工程量。二是强力推进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汉江七里沟大桥、桥西广场、安康大道、香溪大道路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完善城市路网,拉大城市骨架。三是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加大20个前期重点项目、35个县区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强与中省汇报衔接,争取交通、绿色产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四是加强项目前期策划、论证和包装。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围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绿色产业、社会事业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新的牵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优化项目结构。五是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继续加大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合作,完善开发性金融合作联合体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扶持县域经济的各项工作,积极争取汉滨区政府北迁、花圆大道、经济适用住房等12个项目列入今年开行贷款计划,加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建立银政、银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争取更多建设项目得到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同时,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国家和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做好招商项目策划和包装,切实做好新项目的洽谈和引资工作,完善招商引资跟踪服务制度,扩大招商引资成效。
3、加快工业发展,培育壮大绿色产业。要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确保工业增长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培育壮大五大工业支柱、骨干企业、工业园区“三大群体”为重点,强化资源市场运作,延伸和扩充产业链条。一是培育壮大规模骨干企业。着力支持喜河电站、民荣食品、宝业丝绸、江华钡盐、昊华平利公司等10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效扶持安康中药饮片、紫阳富硒保健品厂、平利30万吨铅锌选矿厂、旬阳今日矿业等35户规模以上企业。抓好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快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骨干企业群体。二是着力抓好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北医大股蓝泼泥松、健平水泥迁扩建、岚皋魔芋精粉等22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三是加强组织协调,搞好企业营销和亏损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四是抓好中小企业特别是有市场潜力企业的帮扶工作,加强指导和协调,加强资金扶植,提高创业能力。五是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促使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4、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和夏田作物田间管理,确保夏粮丰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培育壮大畜牧、蚕桑、茶叶、魔芋、烤烟、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积极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强化农产品示范和基地建设,健全产加销、种养加一条龙发展体系。继续加强以“五通三改”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以工代赈生态移民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集中力量、统一规划,捆绑资金,搞好试点,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5、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促进消费扩张。以宣传促销推介为核心,精心打造“龙舟节”为主的节庆文化品牌。加快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整合旅游资源,努力打造旅游精品,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居民消费需求,巩固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市场监管。
6、重视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巩固提高“两基”水平,精心做好迎接国家验收准备。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等教育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县医院改扩建,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继续加强“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妥善解决好城乡生活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努力扩大就业,加强就业引导,扶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注:文中所用数据除注明的外,均为计划监测调查数据,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