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07、2008年以工代赈计划
执行情况及工作汇报
我市2009年以工代赈工作主要是执行2007、2008年以工代赈计划,现将我市2007、2008年以工代赈计划执行及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7年以工代赈计划执行情况
1、计划安排情况。2007年,省上共安排我市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计划总投资3436万元 ,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838万元,各级配套资金598万元,涉及基本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工程、乡村道路、水毁工程修复五大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我市中央预算内专项(国债)以工代赈示范项目45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00万元,各级配套资金156万元,涉及县乡村道路项目6个。
2、项目建设情况。我市共实施2007年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161个,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完成可研报告及批复的项目122个,完成实施方案、工程设计及批复的项目39个。截止2009年2月底,竣工项目156个,验收项目134个,项目竣工率97%。(汉阴县铁佛寺镇四河村中河大桥项目未竣工)。共完成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3372万元,完成计划的98%,其中:完成国家以工代赈投资2758.8万元,占计划的97%,完成各类地方配套资金613.2万元,完成计划的102.5%。新修及改造基本农田1950亩,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8000余亩,保护农田450亩,有效解决了2.5万余人、1.2万余头大家畜饮水困难,新增及改善道路250公里、桥梁23座944延米、建成农村便民桥77座。
实施2007年中央预算内专项(国债)以工代赈示范项目6个,截止2009年2月底,竣工项目5个,验收项目5个(旬阳县白柳至张坪公路旬河大桥未竣工)。完成项目总投资377万元,完成计划的83%,其中:完成以工代赈资金270万元,占计划的90%,完成各类地方配套资金121万元,占计划的78%。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450亩,新增和改善四级公路
3、资金管理情况。截止2009年2月底,我市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由市财政拨付到县(区)财政共2838万元,到位率100%;通过县(区)财政报帐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2734.8万元,到位率96%;各级配套资金到位581万元,到位率97%。中央预算内专项(国债)资金由市财政拨付县(区)财政300万元,到位率100%;通过县(区)财政报帐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270万元,到位率90%;各级配套资金到位121万元,到位率78%。
4、劳务报酬支付情况。2007年省下达我市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劳务报酬支付计划568万元,除部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桥梁、水利等工程外,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均吸收了当地群众参加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截止2009年2月底,实际兑现劳务报酬人数1万余人,支付金额547万元,支付率达96%。完成国债以工代赈资金劳务报酬兑付人数1431人, 支付金额53万元,支付率85%。
二、2008年以工代赈计划执行情况
1、计划安排情况。2008年,省上共安排我市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计划总投资3147万元 ,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630万元,各级配套资金517万元,涉及基本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工程、乡村道路四大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我市中央预算内专项(国债)以工代赈示范项目14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20万元,各级配套资金22万元,用于汉滨区中原镇东大桥建设工程。
2、项目建设情况。我市共实施2008年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149个,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完成可研报告及批复的项目138个,完成实施方案、工程设计及批复的项目11个。截止2009年2月底,已开工项目149个,竣工项目94个。共完成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2280万元,完成计划的72%,其中:完成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869万元,占计划的71%,完成各类地方配套资金411万元,占计划的79%。修建及改造基本农田800亩,修建及改造渠道
2008年中央预算内专项(国债)以工代赈示范项目汉滨中原镇东大桥,截止2009年2月底,完成项目总投资95万元,完成计划的67%,其中:完成以工代赈资金80万元,占计划的66%,完成各类地方配套资金15万元,占计划的68%。大桥下部构造完成,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
3、资金管理情况。截止2009年2月底,我市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由市财政拨付到县(区)财政共2580万元,到位率98%;通过县(区)财政报帐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1869万元,到位率71%;各级配套资金到位411万元,到位率79%。中央预算内专项(国债)资金由市财政拨付县(区)财政120万元,到位率100%;通过县(区)财政报帐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80万元,到位率66%;各级配套资金到位15万元,到位率68%。
4、劳务报酬支付情况。2008年省下达我市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劳务报酬支付计划496万元,除部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桥梁、水利等工程外,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均吸收了当地群众参加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截止2009年2月底,实际兑现劳务报酬人数8400多人,支付金额348万元,支付率70%。完成国债以工代赈资金劳务报酬兑付人数140人, 支付金额15万元,支付率62%。
三、2008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工代赈示范项目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12月,省上共下达我市以工代赈示范工程2008年新增项目计划总投资13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105万元(劳务报酬181万元),地方自筹配套投资205万元。截止今年2月底,中央资金1105万元全部到达项目建设单位,共完成项目总投资968万元,完成计划的74%,其中: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825万元,占计划的75%,完成各类地方配套资金143万元,占计划的69%。修建及改造道路40公里,桥梁建设项目下部构造(基础、桥墩、拱圈)完成。支付农民劳务报酬 141万元,占计划的78%
以上项目实施后,将拉动社会投资383 万元,须用水泥6970吨、钢筋40吨,能够带动设备、建材等产业发展。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投资带动作用明显。
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的主要措施
1、抓计划编制,促进项目规范建设。在项目计划的编制中我们始终坚持用规划指导计划编制, 以规划引导年度项目计划的安排。按照省发改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成片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2008年围绕全市181个重点贫困村建设,实施综合扶贫、整村推进。会同财政、扶贫、交通、水利等部门,科学合理地编制以工代赈项目计划,按以工代赈项目管理程序,严格项目计划管理,突出项目计划的严肃性。在项目申报和计划下达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管理程序,凡申报的项目,坚持由县计划局商相关部门根据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认真筛选上报符合以工代赈政策投向、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对投资较大的项目还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实地勘查,经县委、县政府审核后编制上报以工代赈年度建议计划。
2、抓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省以工代赈实施细则和安康市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在以工代赈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坚持“八项制度”,即坚持开工报告制、坚持项目公示制、坚持项目终身负责制、坚持工程招议标制、坚持项目监理制、坚持以工代赈资金报帐制、坚持项目审计制、坚持项目竣工验收制,把管理落实在各个工作环节,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在总结过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还配合建立了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月报表制度。以上办法和制度的建立,有效增强了以工代赈计划的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严肃性,保证了各年度以工代赈计划的顺利实施。
3、抓监督检查,强化约束。加强对以工代赈监督检查,把监督检查作为保证计划正常实施、提高以工代赈资金使用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贯穿于以工代赈工作的始终,常抓不懈,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严格化以及方式方法的多样化。一是参与扶贫、财政部门对全市包括以工代赈资金在内的专项扶贫资金的检查;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年度以工代赈检查,包括全面检查,县区自查、市上抽查等;三是对以工代赈示范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四是配合审计、稽察部门开展以工代赈审计、稽查。对检查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通过监督检查,保障了以工代赈资金项目规范运转,保证了工程质量,促进了以工代赈事业健康发展。
4、抓宣传调研,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探索新形势下以工代赈工作新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的投资效益和扶贫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按照省上要求,一年来我们深入基层开展以工代赈和扶贫开发政策调查研究,就如何提高资金效益、落实资金捆绑、部门联动、产业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和作法,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具有推广价值的调研成果。各县(区)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对以工代赈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宣传以工代赈宗旨、政策、工作动态和建设成就,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使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为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舆论保障。
5、严格执行资金拨付制度,把好资金关。推行以工代赈资金拨付使用报账制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做到了封闭运行、合理开支,避免了以工代赈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拖欠和提取管理费等问题。项目实施单位将开工报告和资金报帐申请单报经计划部门审批,财政局凭审批手续预付30%的启动资金,然后按工程进度凭购置材料发票和群众签章的投劳补助花名册进行报帐,工程竣工后兑付资金不超过80%,待劳务报酬付清,竣工验收后再最后结算。
6、建管并重,切实加强以工代赈项目后期管理。在项目的后期管理上,各县(区)积极探索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养护机制。实行“谁受益、谁管理、谁维护”。如在人畜饮水项目管理上,实行村组管理、有偿使用;在乡村道路管理上,实行受益群众自筹资金和政府适当补助相结合的方式。汉滨区2008年开始,将建成后的乡村公路交给区地方公路局管护,有效地提高了管护质量,对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和发挥长远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存在问题
1、少数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少数县计划执行不够严肃,变相调整项目或搞变相配套。
2、配套资金落实难,资金到位不及时,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少数领导对以工代赈资金专款专用认识不足;二是严格执行管理办法的意识不强,没有按程序和制度办事。
六、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以工代赈扶贫资金性质的认识,增强管好用好以工代赈资金的自觉性。在今后工作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以工代赈实施细则》和《安康市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努力克服和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措施,防止各类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2、加强对以工代赈项目的稽查力度。为了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确保以工代赈计划执行的严肃性,防止、杜绝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我们将2007、2008年以工代赈计划项目纳入市发改委今年稽查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安排布置,进行全面稽查。
3、完善公示制度,进一步增强透明度。2008年以工代赈项目计划下达后,我们及时在市发改委网站进行了公示,增强社会监督力度,预防各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4、加强通报批评,采取必要的工作措施予以惩戒。对稽查出的问题,我们将依据《陕西省以工代赈实施细则》和《安康市以工代赈管理办法》给予必要的处罚。一是通报批评,对拖欠、挤占、挪用以工代赈资金的,责令限期归还;二是调减所在县区下一年度资金规模。
5、督促县区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管好、用好以工代赈资金,做到不违法违纪;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作到专款专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更好地发挥扶贫效益。
附件:
1、安康市2007、2008年度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情况分行业统计表
2、安康市2007、2008年度以工代赈及配套资金到位情况分县统计表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