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2-08-23 14:39作者: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是建设美好安康的起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面对东部经济下滑传导效应逐步显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省经济增速放缓等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省十二次、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各项决议,抢抓中央宏观调控预调微调的政策机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强基础、保增长、稳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经济总体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降、结构优化、发展向好的运行态势,基本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指标完成较好。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 219.73亿元,占年计划的44.8%,同比增长15.3%(下同),超预期目标1.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6.1%,二产增长24.9%,三产增长9.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6.4:42.3:41.3调整为13.9:50.8:35.3,一产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二产占比上升8.5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下降6个百分点,二产占比首次超过50%,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型工业成为支撑安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收入29.4亿元,占年预算的58.8%,增长23.2%;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6%,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亿元,占年计划的47.4%,增长17%;接待境内外游客868.8万人次,增长15.2%,旅游综合收入36.6亿元,增长19.6%;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00元,增长17%;预计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20元,增长20%;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3.3%,城镇登记失业率3.25%。
2、农业生产形势喜人,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以农业园区建设、山林经济开发为重点,稳定粮食生产,突出产业建设,推进规模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预计夏粮总产27.5万吨,增长3%;油菜籽总产10.3万吨,增长5.1%,粮油生产实现连续九年丰收。设施农业规模扩大、产销两旺、效益提高,种植设施蔬菜2万亩、魔芋16万亩、优质茶园3万亩、烤烟18万亩,新增大水面水产养殖2.16万亩、网箱养殖1.43万亩,发展袋料食用菌2820万袋。进一步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截止6月底,年出栏商品猪50头以上规模养猪户发展到14052户,其中千头猪场510个,万头猪场48个。上半年肉类产量11.8万吨,增长3.5%;水产品产量1.8万吨,增长2倍。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势头良好,阳晨、健民、秦源、嘉盛等56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全面启动,新增35个山林经济产业示范园区,64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5家合作社入驻园区,有效带动了土地、资金、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造林绿化工程推进有力,完成绿化造林27.88万亩、绿色长廊186公里、汉江绿化治理2.16万亩。制定了秦巴片区安康脱贫攻坚规划和实施方案,13个特困片区、50个贫困村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工程顺利实施。
3、工业经济强劲增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县域工业集中区配套及工业大户。上半年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16.6亿元,占年计划的50.4%,增长56.2%;增加值82.3亿元,占年计划的50.5%,增长36%,增速连续六个月位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高速增长,石泉、白河、紫阳、岚皋、平利增速位列全市前五,分别增长了95.2%、80.6%、73.7%、71.3%、70.1%。规模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新进规模企业37户,实现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2倍。支柱产业增长强劲,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96.4亿元,增长52.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0.7%。其中: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产值分别增长11.7%、61.2%、52.7%、54.6%和45.2%。项目建设稳步推进,80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8%,其中40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占年计划的45%。汉滨年产1万吨农用地膜生产线、汉阴永丰特种纱二期、汉阴龙飞富硒食品加工、石泉重型锻造厂、白河俊达圣宝商务车、神达力神专用车项目竣工投产;石泉秦巴水利水电设备制造、平利LED灯饰、年产100万件管桩端板、凯瑞斯服装二期工程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全市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52.1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25.47平方公里,集中区企业511户,实现工业产值52.2亿元,增长67%;完成营业收入55.6亿元,增长63%;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利润总额5.2亿元,上交税金3.8亿元。新入园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8个;集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4.6亿元,入驻项目累计固定资产投资47.3亿元。
4、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占年计划的43.7%,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占年计划的47.4%,增长42.7%;跨区域铁路复线及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9亿元,占年计划的18.4%,下降7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5亿元,增长43.4%。工业投资完成47亿元,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在建施工项目101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4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0个,同比增加65个;新开工项目497个,同比增加186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02.6亿元,增长1.7倍。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占同期施工项目投资总规模的17.8%,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全市12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3亿元,占年计划的42.4%,其中:74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45.5亿元,占年计划的36.1%;49个新建项目完成投资50.8亿元,占年计划的50.1%。安平高速、安岚二级公路改造、东坝防洪工程试验段、汉阴洞河水库工程、钒氮合金项目等续建项目进度加快;白河河街防洪堤、石泉后柳水乡旅游开发、高新区产业孵化园等新开工项目进展顺利。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华电安康火电厂一期工程取得国家发改委路条批复,旬阳烟厂技改项目已上报陕西中烟公司待批复,紫阳钒钛磁铁矿开发项目与延长集团签订了建设协议。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上半年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39个,新建续建项目到位资金116.7亿元,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21户。
5、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9.4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8.8%,增长23.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2亿元,占年预算的54.7%,增长22.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2.3亿元,增长18.7%。其中: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26%、25.7%和 11.7%。银行新增贷款继续增多,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7.7亿元,较年初增加70.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88.4亿元,较年初增加29.8亿元,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三农”、建筑、交通运输、制造、批发零售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6、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重点改革进展顺利。上半年完成民生工程投资23亿元,占年计划的51%。城镇新增就业8579人,再就业安置2279人,高校毕业生就业77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24万套,超全年任务13.3个百分点;竣工交付保障性住房1.92万套,完成全年任务的76.8%;开工建设移民搬迁安置小区176个,搬迁安置8.35万人。启动解决中心城区住院难、上学难、行车难“新三难”问题,新增病床422张,编制中心城区学校中长期布局规划,城区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得到充实改善,开展中心城区治堵保畅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交通拥堵问题有所缓解。校舍安全、西部地区初中改造、农村学前教育、紫阳和石泉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白河和平利农村学前教育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学生营养计划试点工作全面启动,10个县区全部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试点县区,受益学生269134人,占全市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89.27%。45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2亿元,建成完工项目28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74.67万人,参保(合)率稳定在96%以上;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50元。药品“三统一”日益完善,县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新组建了安康投资发展集团。上半年新增平利福麟小额贷款公司开业,高新区土地整理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4亿元。居民阶梯电价开始试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恒口、杨柳、白柳、天宝、皇冠、花里等一批统筹城乡示范区建设加快;安康市和恒口镇列入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完成;瀛湖生态旅游试验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二、计划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农业、工业、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保持增长,物价涨幅平稳回落,节能减排完成好于往年,但由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投资增长全面放缓,消费需求稳中趋缓,外贸出口市场疲软,财政收入增幅下滑,企业经营成本高,融资难信贷贵等问题依然存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
1、保持工业高增长困难增多。一是当年竣工投产项目少,新增产能项目建设滞后。新开工项目中工业项目不多,在建工业项目大多为上年结转,缺乏新的增长点。二是工业大项目进展不够理想,如白河和旬阳水电站由于汉江流域水环境资源评估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尚未得到国家环保部批准,项目不能正式开工,直接影响了工程进度。三是市场行情变数较大,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影响,铅锌、钼、重晶石、水泥及制品等矿产采选加工工业产品价格下跌,产销率走低,库存增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四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蚕桑、生猪、魔芋等涉农加工企业原料不足,部分企业有近半的生产能力闲置。五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据调查,全市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至少35亿元,在建项目和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2、投资持续增长压力增大。由于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和中省跨市项目投资锐减等因素影响,投资规模惯性扩张空间狭小。一是缺乏大项目支撑。重大项目少且规模小,投资较大的项目多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项目规模普遍较小。二是中省跨区域项目投资比往年大幅下降。今年跨区域铁路复线、高速公路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9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5.5亿,仅占年度计划的18.4%,同比下降74%,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6个百分点。如:西康铁路复线工程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安平高速公路仅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6%。三是一批重点项目尚未形成实质工作量。安康火电项目厂虽已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但尚未正式启动建设,金属镍、宁陕凯迪生物质能开发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进难度比预期要大,部分城建基础设施项目未启动建设。四是由于市场前景不明,一些项目业主信心不足,投资意愿降低,观望情绪加重;有些项目因为手续不够完备,实际完成工作量难以纳入统计范围。
3、财政增收形势不容乐观。收入结构不合理,税收收入占一般财政收入比重63%,占比同比下降9.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收主要来源于非税收入。一是受外需不足、国内经济运行不确定风险明显加大等宏观环境影响,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居民住房持币待购气氛浓厚,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已建成商品房7000余套滞销,房地产和建筑业营业税收减少8000余万元。二是由于中省跨区域项目大幅减少,全市重点项目投资额减少导致上半年建筑营业税减收1.3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74.5%,预计全年将减收2亿元。三是财源结构单一,骨干税源过分集中于成长性较差的传统行业和企业,税收突破性增长能力有限。四是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今年全面落实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后,预计地方税收减收2000余万元,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将减收3500万元。五是各类财政配套刚性支出大幅增加,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尽管当前我市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但依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一是国家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市承接东中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招商引资创造更好条件。二是国家把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加大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等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关天、成渝和“西三角”经济区,为我市新一轮持续发展带来机遇。三是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特别是5月份以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预调微调措施,在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方面将得到国家更多支持。四是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把秦巴山区列为全国11个扶贫开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将以消除绝对贫困为首要任务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布局一些重大产业项目,我市十县区全部纳入中省规划确定的重点县区。五是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陕南循环发展战略,为我市培育一县一业、壮大新型工业、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创造了更好环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面建设西部强省、构建“三强一富一美”新陕西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推动循环发展、建设美好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全力实施预调微调的各项政策措施,准确把握经济走势,积极寻求发展机遇,努力稳定工业和投资增长,着力培育消费热点,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确保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1、强力推进产业建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加大工业投资力度,重点抓好8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建设,确保18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和3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集中抓好安康火电厂、金属镍、旬阳烟厂技改重大工业翻身项目,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推动工业总量快速扩张,保持工业增加值24%以上的增速。继续抓好十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切实增强园区经济活力,力争投资1000万元以上新入园企业达到60户以上,当年新增60户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盘子,真正把安康高新区打造成循环产业聚集区、现代化城市新区、城乡统筹示范区。认真抓好农田水利工程、“菜园子”工程、山林经济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粮食生产、畜牧产业、现代渔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全面启动建设111 个示范园区,抓好32 个精品示范园区建设,夯实“三农”基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加快“一山一湖一城”核心景区建设,实现全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搞好旬阳生态工业园区省级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确保石泉蔬菜储备中心、旬阳药(食)品配送中心、紫阳客运仓储、平利绞股蓝产品保鲜及市场营销体系及白河秦楚、紫阳紫津、宁陕兴宁农贸市场建成投运;积极争取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企业,促进商贸流通,扩大外贸进出口,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农超对接工程,活跃城乡消费,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扎实抓好123个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一是加快开工一批重点项目。今年49个市级重点新开工项目9月底前全部落地建设,60个前期项目中争取10个以上提前开工建设,确保已定的公路交通、生态环保、农田水利、城市建设(单位北迁)、民生工程等项目实质性开工。集中精力推进安康火电厂、金属镍产业园、东坝防洪保安与综合开发、西坝加固与旧城改造、汉江干流防洪、安康机场迁建、汉江四桥、中心城市北环线、十县区垃圾污水处理、中心城市交通干道绿化十大工程建设。二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提供保障支撑条件,促进土地、资金、材料供应、施工队伍向重点项目倾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力争早日达产达效,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三是争取中省批准一批项目。密切关注国家预调微调政策新动向,准确把握政策实施的重点和节奏,最大限度地争取中省支持,力争国家审批核准一批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梯次滚动机制,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有充足的后备项目支撑。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鼓励围绕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和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尽快促成一批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全年引进到位资金200亿元。
    3、认真落实民生政策,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残疾人事业、社会养老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医疗救治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进创业促就业,多措并举抓好应届高校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支持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力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推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认真落实好新十年扶贫规划,加快推进10万人脱贫、11.4万人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有效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4、大力实施城乡统筹,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按照“三个一百万”的人口布局和“三个集中”的要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支持县城、重点集镇和新型社区建设,全年实现农民进城定居8万人。加强改革创新和资源整合力度,加大统筹城乡、行政管理、扩权强镇、医药卫生、教育文化、事业单位、社会保障、项目审批、财政金融、农村产权、资源价格、环保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力度。认真落实支持外贸发展的差别化政策,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安康发展投资集团企业债券发行。全面启动安康市和恒口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加快瀛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和担保公司,建立完善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启动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十县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责任编辑:fgw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