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期的最后之年,也是我市在化解危机中把握机遇,在应对挑战中奋力突破,在攻坚克难中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特大洪水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双重考验,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各项决策部署,科学谋划,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全面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为“十二五”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指标执行好于预期。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6.5亿元(以下均为预计数),完成年计划312亿元的104.6%,增长15%,增速比预期目标高出2个百分点,是“十一五”规划目标240亿元的1.36倍;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9:34.6:41.5调整为20.6:39:40.4,在经济总量大幅攀升的基础上,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产上升了4.4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占年计划100%,增长32%,五年累计完成1090亿元,是“十一五”规划目标450亿元的2.4倍;实现财政总收入35亿元,占年预算100%,增长16.7%,是“十一五”规划目标18亿元的1.9倍,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28.6%,占年预算107.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亿元,占年计划97%,增长18.5%,是“十一五”规划目标80亿元的1.3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0元,占年计划100.3%,增长13%,是“十一五”规划目标8500元的1.6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占年计划101.3%,增长14.5%,是“十一五”规划目标2500元的1.5倍;城镇登记失业率3.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均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两年完成并实现了翻番。
(二)投资规模显著扩大,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改善。抢抓中省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狠抓投资和项目建设。中、省跨区域铁路复线及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15亿元,地方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45亿元,增长20.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增长25.2%。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市12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4.6亿元,占年计划100.8%,其中73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7亿元,增长46%。新增中央投资项目顺利实施,1400个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5.2亿元,占年计划的92%。
公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93.6亿元。十天高速安康西段、安康至陕川界高速公路基本建成通车;安康至瀛湖快速干道汉江大桥顺利合拢,实现路基贯通;瀛湖至岚皋二级公路进展顺利,新建通乡油路300公里、通村公路450公里。城镇建设完成投资40亿元,增长15%,其中中心城市建设投资15亿元,增长62%。中心城市南环干道A标段、巴山西路、东西大街改造、亲水广场建成投用;滨江三期、文昌南路、金堂路、江北污水处理、江北供水管网、天然气管网工程顺利推进;汉中至安康天然气输气管道、南环干道B标段、香溪洞道路改造、黄沟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开工建设。财政累计投入“双创”资金13.4亿元,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206个、旧城改造项目22个,建成一批城市景观工程和标志性建筑,江北新区空间大幅拓展,江南城区功能明显提升,省级卫生城市创建通过验收,九县城和集镇建设各具特色,城镇面貌进一步改观。电网建设完成投资5.3亿元,110千伏五里、白柳输变电和流水、旬阳、白河变增容、蜀河水电厂送出工程建成投运。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富有成效。丹江口库区上游水土保持、汉江两岸和大瀛湖造林绿化工程顺利实施。江南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成投运,白河、旬阳、平利县城污水处理污水工程加快建设,汉滨区垃圾处理场、安康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加紧施工,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三)工业经济快速攀升,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工业经济呈现速度、质量、效益均衡增长的强劲势头。预计全部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增长32.7%,全部工业增加值78.5亿元,占年计划107.5%,增长2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25%。五大特色工业实现产值161亿元,增长33%。新增规模企业70户。工业化率达到24%,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汉阴新型建材、平利PVC扣板、紫阳锆刚玉制品、电解锰技改扩能二期、旬阳宝利年产10万件汽车配件、旬阳宝通年产1000辆专用车改装、棕溪1200T/D铜矿采选、汉滨年产5万吨非金属矿产等21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白河逸酒5000吨木瓜酒、汉阴金福海2万吨菜油、平利昊华万吨超细硫酸钡等42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抓紧实施。镇坪南江河梯级开发、白河汽车配件加工、汉阴电动车、岚皋六口硅材料、汉滨阳晨原种猪场和20万吨饲料加工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月河川道“一体两翼”产业带、安康高新区转型升级、县域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良好,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四)农业生产再夺丰收,规模特色效益农业活力显现。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创新一村一品、龙头牵引、强村大户、集约经营的组织形式,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和规模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预计全年粮食产量92.8万吨,占年计划116%,增长4.9%,油料产量11.8万吨,占年计划118%,增长9.3%,粮油生产连续七年获得丰收。生猪出栏250万头,肉类总产22万吨,增长14.5%。发展设施蔬菜4万亩,产茶8300吨,产茧2.1万吨,烤烟2.19万吨,新增网箱养渔1.58万口。蚕桑、茶叶、烤烟、魔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建设质量效益不断提升。退耕还林口粮田、农村能源、安全饮水、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农民安居工程、农村社会事业建设达到预期目标。随着经济形势企稳回升、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及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利好因素推动下,农民外出务工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万人,劳务经济收入63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五)生态旅游持续升温,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岚皋大南宫山、石泉汉江明珠、宁陕南京沟和朝阳沟旅游综合开发为重点,着力打造“一山一湖一城”核心景区。燕翔洞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子午银滩、千层河景区建成开园,实施了天书峡、上坝河、蒿沟、县河等一批旅游景点建设,成功举办汉阴油菜花节、汉江龙舟节、紫阳茶文化节、世界旅游日陕西岚皋主会场庆典一系列节庆推介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分别增长一倍。在国家扩大消费政策效应、居民消费回升和旅游节庆活动共同带动下,市场消费持续见旺。开亮市场、市粮食直属库加快建设,满意建材、旬阳草坪物流、西成物流、安康庞大汽车城等一批商贸、物流市场基本建成,有力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2亿元,增长14.5%。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民生八大工程完成投资36亿元。农村义务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蛋奶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地震灾后学校恢复重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有效改善了基础教育条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计划总投资1.95亿元的旬阳、镇坪、平利等5所县级医院、8个乡镇中心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廉租住房建设中央预算内补助1.06亿元,计划建设37.46万平米7520套,中心城市及8县13个项目全面实施。30840户倒房恢复重建紧张实施, 55238户危房维修加固完工。完成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2440户9777人,扶贫搬迁2631户10000人,生态移民270户2600人。城镇新增就业 14695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5056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农民41746人,新型农合参合率94.7%。城镇职工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分别达到8.9万人、17.71万人、9.35万人、7.32万人。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政策得到落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七)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医疗保障、医疗体系、公共卫生、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五项重点工作全面展开;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试点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市县(区)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当年新增贷款3亿元,有力支持了瀛湖干道、高新区新型社区、汉滨区第二人民医院和一批中小企业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当年签约各类招商项目146个,合同投资额332.5亿元,开工项目122个,实际到位资金82.79亿元,16户全国500强企业落户安康,陕煤、世纪亿发等集团投资中心城市建设,武汉凯迪林地生物质能开发、陕汽旬阳专用车组装和白河力神汽车制造,河南安阳鼎力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平利工业硅等一批招商项目进展顺利。
2010年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夺取发展新胜利的一年,圆满实现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纵观“十一五”,是安康建设力度最大、质量效益最好的五年,也是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城乡面貌变化最为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更是安康人民奋起改变落后面貌、快速跟进全省发展步伐、由滞后发展向突破发展加速迈进的五年。展望“十二五”,是安康由突破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由此带来的经济结构优化、产业梯度转移和消费结构升级,为安康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省委、省政府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支持陕南转型升级突破发展,将赢得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从我市情况看,经过多年努力,安康发展思路更为明晰,发展条件显著改善,支撑发展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日渐生成,谋发展、增收入、促和谐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这些有利机遇都将为2011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起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安康经济欠发达的市情和在全省落后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依然是最为突出的矛盾,经济总量小、外向度低、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和城乡居民收入低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资金、人才、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突出,城乡统筹发展压力较大,促进社会和谐任务繁重。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努力克服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