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0年1-6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1-01-04 11:08作者:

关于2010年1-6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0年8月26日在安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李春临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宏观形势和极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中省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二届七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统筹、惠民生,全市经济稳步回升向好,呈现发展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为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36.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3.9%,增长15.7%,高出年初人代会确定的13%预期目标2.7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5.8%,二产增长23.2%,三产增长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5%,增长1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3亿元,占年预算62.7%,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占年计划49%,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0元,占年计划51%,增长13.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75元,增长1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6%。计划执行的主要特点:

  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中省跨境项目完成投资49.5亿元,下降11.6%;地方在建的991个项目完成投资112.5亿元,增长26.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9.8亿元,增长30.9%。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产业投资比重增加。城镇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10.6:35.7:53.7,一产下降1.9个百分点,二产提高4.6个百分点,三产下降2.7个百分点。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生态旅游六大产业投资强劲增长,累计完成投资45.8亿元,增长54.9%。房地产投资6.8亿元,增长35.8%。招商引资工作呈现签约规模大、项目质量高、产业特色明显等特征。上半年签约各类招商项目129个,合同投资额310.6亿元,开工项目110个,到位资金39.9亿元,其中当年签约项目到位资金25.7亿元,陕煤、世纪亿发、山东博泰等集团投资中心城市建设,陕西天沐安康硫酸镍循环产业、武汉凯迪林地生物质能开发、陕汽旬阳专用车组装和白河力神汽车制造等一批招商项目进展顺利。

  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全年安排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保、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120个,年度计划投资203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84.05亿元,占年计划的41.2%。45个新建项目开工34个,开工率75.6%。75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77.5亿元,占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的92.2%。73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50.7%。安康中心城市建设完成投资4.8亿元,增长51.2%。南环干道B标段、黄沟经济适用房、朱家坡和高井廉租房工程开工建设;南环干道A标段、巴山西路、东西大街改造、亲水广场建成投用;文昌南路、金堂路、江北污水处理、江北供水管网、天然气管网工程顺利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7.5亿元,占年计划的51%。十天高速安康段完成投资34.23亿元,安康至陕川界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0.5亿元,瀛湖快速干道完成总任务的75%,预计年底前将全线贯通;瀛湖至岚皋二级公路开工建设。1400余个中央扩大内需项目进度加快,开工率达到99%,完成投资13.45亿元,占计划的82%,年底有望全面完成。

[NextPage]

  工业生产强劲回升。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88亿元,增长50.5%,规模工业增加值32.9亿元,增长29.5%,实现了“双过半”目标。矿产、丝绸行业复苏明显,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增速由上年同期的“三增二降”到今年的全面增长,完成产值70.2亿元,增长45.6%。其中:新型材料、富硒食品、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安康丝绸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7%、25.5%、21.2%、34.2%、59.4%。园区聚集效应初步显现,11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393户,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上半年新开工项目32个,其中安康高新区实现工业产值3.6亿元,增长108%。平利PVC扣板项目一期、紫阳锆刚玉制品一期、电解锰技改扩能二期、旬阳宝利年产10万件汽车配件、棕溪1200T/D铜矿采选等一批新建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或达产,有力地支撑了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南江河干流梯级开发、白河汽车配件加工、旬阳宝通专用车改装、汉阴电动车、岚皋六口硅材料、汉滨阳晨原种猪场和20万吨饲料加工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白河逸酒5000吨木瓜酒、汉阴金福海2万吨菜油、平利昊华万吨超细硫酸钡等42个工业技改项目抓紧建设。旬阳年产50万方商用混凝土搅拌站、宁陕鑫裕磁铁选矿、16万吨脱氧剂等一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规模企业培育成效明显,汉滨增盛化工、平利兰兴食品、紫阳顺义矿业、宁陕秦南菌业等41户成长型企业有望进入规模企业统计范围,新增工业产值5.4亿元。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创新一村一品、龙头牵引、强村大户、集约经营的组织形式,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规模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3亿元,增长6.4%。夏粮总产32.4万吨,增产9%,油料9.3万吨,增长10.6%,连续7年获得好收成。种植蔬菜45万亩,产量36.8万吨,增长16.7%;魔芋16.2万亩,产鲜芋38万吨;春茶产量6458吨,增长15.2%;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步伐加快,肉类总产10.1万吨,增长14.5%。渔业开发势头良好,当年计划发展1.58万亩/1.6万口/40万平米网箱养鱼,投放鱼种500吨项目建设任务已落实。完成造林21.4万亩,营造核桃、板栗、油桐、生漆等经济林19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稳步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口粮田、农村能源、安全饮水、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农村社会事业等工程顺利实施。随着经济形势企稳回升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劳务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万人,增长5.8%,实现劳务收入39亿元。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在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拉动、重点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等因素作用下快速增长,实现“双过半”。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9.6亿元,增长4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3亿元,占年预算62.7%,增长42%。一般预算支出32.2亿元,增长29.8%。金融平稳运行,各项存款稳步增加,贷款平稳放缓。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20.7亿元,同比增长20.4%,低于上年同期11.0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7.5亿元,同比少增11.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5.5亿元,同比增长11.6%,低于上年同期16.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8.1亿元,增长10.2%,同比少增18.2亿元。

[NextPage]


  市场消费持续见旺。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继续扩大和旅游节庆活动带动下,全市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旅游经济持续升温。以岚皋大南宫山、石泉汉江明珠、宁陕南京沟和朝阳沟及“深山老林”旅游综合开发为重点,着力打造“一山一湖一城”核心景区,成功举办汉阴油菜花节、汉江龙舟节、紫阳茶文化节、陕川甘旅游区域协作年会等一系列节庆推介活动,上半年接待游客74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4亿元,分别增长138%和180%。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增长18.6%,其中:住宿餐饮业消费增长21.5%。家电下乡成果持续扩大,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0.29万台(部),销售金额1.86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

  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上半年民生八大工程完成投资19.5亿元,占年计划的55.7%。廉租住房建设全面推进,中央预算内补助1.06亿元,计划建设37.46万平米7520套,目前中心城市及8县13个项目启动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健全,“蛋奶工程”义务教育学校覆盖面达60.3%,惠及学生25.28万人。职业技能培训6.5万人,农村初中改造、普通高中建设、农村中小学生活设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地震灾后学校恢复、安康城区教育资源整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积极推进。城镇新增就业8175人。基本公共卫生、农村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灾后恢复重建卫生项目顺利实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政策得到落实,农民参合229.7万人,参合率达94.6%。

  二、计划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在国内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市场需求增加以及低基数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回升态势,但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回升基础仍然脆弱,经济增长质量依然不高,固定资产投资等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仍未过半,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降能耗及跟进全省发展步伐的压力依然很大,我们必须冷静、审慎、客观地看待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特大暴雨洪灾损失巨大。正当我们凝心聚力,奋力冲刺,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开启“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刻,7月16日至24日,我市先后发生两次强降雨过程,引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灾害死亡63人、失踪119人,水利、交通、电力、通讯、城镇供水、农村人饮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给工农业生产和项目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6亿元,多年积累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的财产毁于一旦,给完成全年目标增添了许多变数,更增加了我们实现突破发展的难度。

  二是投资增幅下滑明显。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年度计划的45%,增速同比大幅回落39.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17.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跨区域铁路复线、高速公路完成投资同比减少4.55亿元,同比下降56.4%,致使全市12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差进度8个百分点;地方投资中占比较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项目进展不理想,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7.5亿元,下降15%;重大项目个数少、规模小、后期储备项目不足。地方项目施工个数991个,同比减少143个,新开工项目592个,同比减少142个;中心城市建设征地工作量大、任务重、外部环境差,征地拆迁补偿因新旧政策标准差异大,安置点规划建设滞后,严重影响在建工程进度;部分项目审批等手续不完备,完成投资量无法纳入统计;信贷投放大幅收缩,贷款投放以中长期为主,短期贷款大幅减少,存贷差进一步拉大;国家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淘汰落后产能、调控房地产市场等政策的实施,都会影响我市投资持续增长和项目顺利实施及产能的加快形成。

[NextPage]

  三是保持工业持续增长不容乐观。我市工业企业多数是资源型企业,产业配套差、布局不合理,优势产业大多集中在产业链条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以资源加工型为主的工业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市场需求影响较大。今年工业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去年同期较低基数之上,目前仍然处于恢复性回升阶段。工业贷款比重较低,融资难问题仍较突出,企业存款余额70.3亿元,同比少增2.2亿元。据市工信局对10县区102户工业企业调查,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达15.7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难、流动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凸现。目前原材料、能源、运输价格上升较快,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挤压企业利润空间。部分产品价格走低,吨铅锌售价下降20%、钼下降50%以上;生猪、缫丝、魔芋加工企业原料缺乏,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多数企业待料停产。全市铁合金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产值减少3亿元。国家加大九大行业过剩产能淘汰工作力度,项目审批和生产发展在土地、资金、环保等方面受限较多,要保持工业加快增长、实现高开高走,形势不容乐观。

  四是节能降耗压力增大。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总耗能54.6万吨,增长48.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升至1.66吨标煤/万元,增长12.6%,不降反增;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长55%,仅江华、尧柏两户水泥企业能耗高达10.75万吨,下半年能耗可用空间仅剩12.2万吨。节能项目偏少,投入不足,加之灾后重建需要大量水泥,能源消费增量空间有限,完成“十一五”节能任务十分艰巨。

  三、努力完成全年计划的主要措施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在由平稳回升向较快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对于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至关重要。我们要按照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要求,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 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亿元,规模工业增长25%以上。

  全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按照《7.18灾后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7.18特大暴雨洪水损毁农村民房恢复重建实施方案》要求,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群众主体、政府引导,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用足用好财税、金融、土地、就业援助等有关政策,妥善安排好灾民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干净水喝、有医疗救助。加快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按照“两年规划,一年完成”的要求,迅速启动灾民建房,确保分散建房灾民今年入冬前住进新居、集中安置的明年“五·一”前完成,积极探索城乡统筹、转移农民、统一规划、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新路子;抓紧抢修以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加快受灾学校修缮和重建,尽快恢复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全力促进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旅游景区,掀起灾后重建热潮。

[NextPage]


  狠抓工业增长不放松。把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和支持受灾企业尽快恢复生产,指导企业挖掘生产潜力,支持有订单、有市场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促使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大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发挥高新区和县级工业园区的引领作用,以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加快发展,提升新型工业发展水平。积极推进73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旬阳中科3万吨纳米氧化锌、白河力神3万辆汽车配件加工、旬阳烟厂技改、平利睿恒8万吨工业硅一期工程、平利鑫河30万吨铅锌选矿等20个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海泰科8万吨金属镍一期、岚皋佐龙钒矿采选、陕煤35万吨富硒矿泉水开发等20个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平利金龙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岚皋天创100万平米花岗岩石材、汉阴功力建材、白河永宏高密度板材、福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及肉食品加工等33个重点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搞好煤电油运有效供给等协调服务。加强银行、担保机构与企业、项目对接,加大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的贷款贴息、资金补助和担保融资力度。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和能耗评价管理,加快节能技改项目实施,创新节能技术推广和用能管理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加快项目建设不动摇。把搞好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扩大投资的重要契机,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的目标。按照“争开工、保投产、抓续建、促前期”的原则,对在建项目要抓住当前施工有利时机,搞好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施工组织、资金供应、施工质量安全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对计划竣工的项目要倒排工期,全力推进,确保年内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对气化陕西安康段、安康富硒矿泉水及硫酸镍循环产业园等11个未开工新建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全力推进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科学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深刻领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内涵,科学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争取更多更好的项目纳入中省规划。加大金融保障力度,优化信贷投放结构,拓展新的投资领域,积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建设。严格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组织实施好新增中央扩内需项目稽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确保前四批新增项目年内建成。狠抓项目落地和招商引资,切实抓好“西洽会”招商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指导,组织好长三角、珠三角系列招商活动,促进已签约的项目尽快落地、已落地的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的项目尽快投产、已投产的项目尽快达产,以机制建设促进招商引资长效发展。

  加强“三农”工作促增收。尽快修复水毁农田、水利设施,抓紧抢收抢种,确保秋粮丰收。实施好300万头商品猪、30万亩水面养殖、新建高效茶园5万亩、种植魔芋12万亩、烤烟14万亩、养蚕50万张等农业增收百亿工程计划,加快蚕桑、畜牧、林业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以扩大规模为重点,积极推广畜禽良种良法,加强动物疫情防治,做强畜牧产业。鼓励土地向能人大户集中,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坚持整村推进、片区开发、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项目和资金,加快生态移民、扶贫搬迁进度,推进退耕还林口粮田、水保生态治理、小型水利设施、农村沼气、人畜饮水建设进度。扩大有组织、技能型劳务输出,力争劳务输出规模、层次、收入有新的提升。

[NextPage]

  扩大消费保增长。继续实施好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农超对接试点工程,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措施。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确保居民放心消费。抓紧制定旅游产业恢复计划,精心组织好“9.27”世界旅游日陕西岚皋主会场、“十一”黄金周系列促销活动,以旅游业的兴旺带动商贸、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消费市场的整体升温。继续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住房消费。加快推进以物流、金融、科技信息、商务会展、农业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文化、旅游、商贸、社区服务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发展。

  统筹城乡惠民生。以落实政策、加快进度为重点,实施好民生八大工程。加强沟通协调,精心做好项目对接、资金下达,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实施。全力做好就业工作,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统筹做好农民工和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按照规划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和监管到位的要求,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完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正在兴起,安康突破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我们决心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创新的理念引领发展,更加有效的举措推进突破,更加科学的机制凝聚合力,更加务实的工作改善民生,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的圆满实现。

  以上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