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办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重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陕南移民搬迁大规模实施的第一年。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紧紧围绕扶贫和移民搬迁,统筹谋划,加大推进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2011年工作回顾
一、开展调查研究,完成了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认真总结以工代赈 “十一五”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我市“十二五”规划的11万户45万人贫困人口搬迁目标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突出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和农民工进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及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要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投资效益相结合,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指导十县区编制完成了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
二、加强管理,确保年度计划顺利实施。认真贯彻落实省以工代赈实施细则和安康市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在以工代赈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坚持“九项制度”,即坚持开工报告制、坚持项目公示制、坚持项目终身负责制、坚持工程招议标制、坚持项目监理制、坚持以工代赈资金报帐制、坚持项目审计制、坚持项目竣工验收制和项目建设月报表制度,把管理落实在各个工作环节,通过开展以工代赈工作自查,督促各县(区)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资金安全和投资效益,保证了年度以工代赈计划的顺利实施。
1、2011年以工代赈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8至9月份,省上分两批共下达我市以工代赈项目计划总投资353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807万元,各级配套资金730万元。
截止2011年11月底,已开工项目69个,共完成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1878万元,完成计划53%的,其中:完成以工代赈投资1490万元,占计划53%的,完成各类地方配套资金378万元,完成计划的51%。新修及改造基本农田600亩,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190亩,保护农田100亩,有效解决了7000人、800头大家畜饮水困难,新增及改善道路
2、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完成情况(发展改革委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2011年,我市执行的是2010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我市汉滨、汉阴、平利、宁陕、紫阳、岚皋、镇坪、旬阳和白河9县(区)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县(区)。省上批准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投资829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4100万元,省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4193万元。计划搬迁贫困人口2085户、8523人,新建住房
(1)群众建房。实际竣工2087套,修建住房面积
(2)基础设施。新修、改造基本农田400亩,新修道路
三、规范程序,认真编制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年度计划。在编制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建议计划时,注重和各县区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扶贫开发规划、陕南移民搬迁安置规划、安全饮水规划等专项规划相结合,在项目申报规模上,以县(区)贫困人口数量、分布为核心,合理安排,在项目选择上,尊循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集中解决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有利于整合政府支农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有利于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完成了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建议计划的编制上报工作。
四、抓项目前期工作,促进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建设。规范项目前期工作(可研或设计),组织项目评审论证,完善审批程序。建立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库,做实2012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年度计划的顺利实施,有效发挥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成效显著的作用。
五、积极争取项目投资。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及时汇报工作,掌握投资政策,积极争取中省投资,2011年共争取中省投资7842万元,位居全省第二。
六、按照市政府要求,定期对陕南移民搬迁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完成了全市295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调查摸底、项目汇总、申报等工作。
七、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竣工验收工作。根据《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验收办法》,对汉滨、旬阳、汉阴、平利县2007、2008年试点工程,紫阳县2009年试点工程进行了总结验收。
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一、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秦巴中高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二、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去年“
三、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偏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四、配套资金落实难,资金到位不及时,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2012年工作重点
2012年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工作将紧紧围绕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扶贫和移民搬迁目标任务,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争取中省支持,加大以工代赈向贫困地区倾斜力度。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把握中省政策,积极争取中省支持,重点加强贫困地区乡村道路、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和人畜饮水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构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群众增收的平台,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收入水平。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连片综合开发。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连片重点贫困区域,实行片区综合开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整体带动,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骨干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和引导作用。
三、强化以工代赈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认真执行《陕西省以工代赈实施细则》,结合新形势,不断完善以工代赈管理制度和办法。
具体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1、规范程序,认真编制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年度计划。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和陕南移民搬迁、农民工进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及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要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在项目选择上,要和扶贫开发规划、陕南移民搬迁安置规划、农村安全饮水等专项规划相结合,突出整体效益。
2、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指导县区认真筛选符合以工代赈政策投向、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和工程设计以及审查批复。
3、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掌握投资政策,积极争取中省投资。加强与扶贫、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的联络和沟通,遇到大事多向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及时沟通,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
4、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安康市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和验收办法,实行项目建设进度月报表制度,促进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事事有章可循。
5、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年度计划项目顺利实施。严格执行《陕西省以工代赈实施细则》和《安康市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加强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以工代赈项目按期建成、发挥效益。
6、全面完成2514户、9873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根据《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验收办法》,对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试点县进行总结验收。
7、加强科室自身建设。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廉政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把业务工作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提高办事效率,为基层、为群众服好务。
8、认真完成委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