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首位产业 引领“两山”实践
镇坪县位于陕西最南端,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属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在县域经济发展实践中,镇坪突出中药资源优势,以中药产业链为引领,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路径,获得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争先进位“三连优”和市对县考核“五连冠”,2019年获得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一、确立中药为县域首位产业。镇坪自古“无地不药、无农不药”,宜药面积40万亩,适生中药材426 种,镇坪黄连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镇坪玄参、独活获得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基地命名。葛根黄酮和葛根素含量居全国之首,黄连素含量高达8.11%、高出药典标准4.51个百分点,党参乙醇浸处物达65.3%、高出药典标准10.3%。天麻素含量达0.7%、是药典标准7倍。镇坪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党的十九大“坚持中西并重,传承发展中医事业”战略部署,把中药产业作为生态立县、富民强县主导产业,镇坪县2020年中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34%,带动农民增收27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
林下黄连种植
二、优化中药产业空间布局。按照“加工在飞地、基地在县区、科研在高校、市场在全域”思路,科学布局中药全产业链项目。依托安康国家级高新区镇坪飞地中药产业园,引进香港中域、常州方圆制药、陕西医药集团等知名企业,加快推进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加工、振兴药业中药产业城等一批重大中药产业项目,莲花苦荞系列产品加工项目竣工投产。中国药科大学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中心、中国药科大学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相继成立,成功研发金丝皇菊茶饮、中药眼罩、百合面膜等20余个产品。大湖溪万亩黄连示范村、15个中药产业园区、5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1.2万户农户嵌入到中药产业链。
三、推进中药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一产抓基地、二产做加工、三产促融合,以中药产业带动富硒食品、生态旅游、健康养老、山林经济等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中药首位产业支撑力,实现“十四五”末人均生产总值跃升至全市第一、跻身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县区前列。围绕做大一产,实施10万亩镇坪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计划,以镇坪黄连为重点,打造华坪中药名镇、友谊万亩黄连示范村,辐射带动10个精品中药产业园、100个药材标准化基地,开展野生道地中药材驯化研究,建设重楼、黄精等稀缺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围绕做强二产,飞地中药工业集中区,承载聚集一批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秦巴山区中药增长极;曾家中药孵化园,围绕龙头延链补链强链,承载聚集一批县域中药小微企业,培育规模工业梯队;牛头店中药科创园,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承载聚集一批中药科技创新企业。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中药科创中心,推动中药科研、中药方剂、中药保健品等创新项目落地。围绕做优三产,推动中药与康养旅游融合发展,以飞渡峡中药康旅示范带为引领,提升飞渡峡AAAA级景区建设品质,加快长寿谷中药温泉、芋硒王国际康养、阳安中药观光等配套旅游项目建设,带动大湖溪中药民宿、普安寨、森林荟等康旅项目融合发展。发挥陕鄂渝区位优势,推动建设钟宝中药边贸物流园,打造秦巴道地中药材交易中心。
华坪中药材种植基地
四、强化中药产业发展保障。围绕首位产业完善培育发展机制,全方位开展技术研发、柔性引才、专业培训等校企、校地合作,构建政、产、学、研“四位一体”中药产业人才支撑体系。设立中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中药产业培育和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县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提升中药产业在国有资本运营中的规模效益。健全政银企担联动机制,推动银行、企业、担保机构围绕中药产业链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培育发展产业链金融。推行“一把手”挂帅、层层推进责任制,清单落实责任、跟踪绩效考核、建立实绩档案。优化中药产业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政策、用地、资金、人才、科研、基础设施等发展要素向中药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