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09-15 09:42作者:李义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要更好地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实践的形成过程,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启示意义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研究制度、经济规律等大的、长远的问题。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指出的: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追溯历史,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来自于经济实践和相关社会因素。诞生于西欧封建社会晚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重商主义,来源于最初发达的对外贸易。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与亚当·斯密亲历家乡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目睹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惊人效益紧密相关。继之,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系统地论述了市场经济的诞生、魅力和构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样来自于实践。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在英国观察了资本家雇佣工人生产商品的过程,进行了大量相关阅读,生动地证明了是工人阶级养活了资本家阶级。马克思借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科学的抽象法,从大量的现象入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其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科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并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贯穿于研究的始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实践的形成过程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

在波涛汹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需要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国际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无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他的研究方法、价值取向都对我们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应在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实践中实现创新发展。

还要看到,伴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经济学大量传入中国。虽然在经济运行的技术层面西方经济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教条式地照搬西方经济学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西方经济学以私有制为前提而构建,研究基础、目的、价值取向及对问题的看法与我们不同。而且,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于西方。除了经济运行问题之外,更迫切的是要解决推进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以新的理论成果有力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

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

总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运用其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战略性长远性的问题;揭示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有一定的解释力和预见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中国问题,探讨人类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等等。

这些年来,我们党立足我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不少重要成果,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重要论述的提出,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践的产物,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确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观点是相通的。

实现高质量发展。认识到过去快速发展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长期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结构性矛盾,目前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目前发展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要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把关键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里。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编制科学而有远见的规划,明确中长期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主打产业、区域布局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中长期发展规划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除了以上所述,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成果还有很多,非常丰富。这些在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中形成的政治经济学层面的认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诸多理论成果的系统化就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这是一个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责任编辑:fgw000]